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时空交互特征及跃迁机制
引用本文:李健,刘舒琪,王晓祺.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时空交互特征及跃迁机制[J].环境科学,2024,45(6):3433-3445.
作者姓名:李健  刘舒琪  王晓祺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4;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 300372
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2BGL218);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J2271)
摘    要:采取多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2002~2020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交互特征进行剖析,通过得到的时空跃迁类型与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嵌套来探究其跃迁机制,最后根据不同的跃迁机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来考察影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①中国30个省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在空间上的聚集水平也相对稳定.②ESTDA的时空交互特征表明,西北地区和周边邻接空间单位的关系不稳定,变化和波动较大.而东部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交通运输网络,因此局部空间格局也相对稳定,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时空竞争性.③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可分为4类驱动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设施制约模式;技术-消费-产业驱动模式和技术-产业-规制驱动模式).大部分省份受低分位制约和高分位驱动两种模式的影响,仅有少部分省份受高分位制约和低分位驱动的作用影响,且绝大多数属于西北或西南地区.④根据得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跃迁机制进一步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注重多因子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治理.

关 键 词:交通运输业  碳排放强度  时空交互  跃迁机制  分位数回归  地理探测器
收稿时间:2023/10/25 0:00:00
修稿时间:2023/12/18 0:00:00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I Jian,LIU Shu-qi,WANG Xiao-qi.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Intensity in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4,45(6):3433-3445.
Authors:LI Jian  LIU Shu-qi  WANG Xiao-qi
Institution: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384, China;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72, China
Abstract:
Keywords:transportation industry  carbon intensity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  transition mechanism  quantile regression  geographic detector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