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峡库区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研究
摘    要: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利用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效率等四个指标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两个层面,基于2003—2015年三峡库区自然资本状态数据,对比分析了该区域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的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2003—2015年库区自然资源消耗逐年增长,人均增幅为21.4%,且耕地和化石能源地需求尤为明显,约占总足迹的95%左右,库区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生态效率提高近5.76倍,2013年后增速放缓,表明随着三峡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生态涵养功能区,其核心任务是以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转型发展。2基于空间序列分析,三个时段的库区各区县自然资本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县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呈现“沿江低—内陆高”,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呈现“首尾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表明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三峡库区的区域枢纽作用及区域间的生态涵养效应进一步凸显。基于此,三峡库区应构建以“宜昌、万州和重庆”经济增长极和以“巫溪、武隆”为生态涵养的“沿江—内陆”区县空间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生态保护联动、人居环境建设联动;有效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战略,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