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省汶川县簇头沟“7.10”泥石流灾害成因与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严炎,葛永刚,张建强,曾超.四川省汶川县簇头沟“7.10”泥石流灾害成因与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4(3).
作者姓名:严炎  葛永刚  张建强  曾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K10B04);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
摘    要:簇头沟是岷江右岸一条低频泥石流沟,受2013年7月极端暴雨的影响,暴发特大泥石流。结果显示,汶川地震造成流域内的坡面和沟道堆积的大量的松散物质是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流域上游暴雨及其形成的山洪是此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子。"7.10"泥石流为过渡性泥石流,泥石流容重约为1.8~1.9 t/m3,沟口处最大流速为9.2 m/s,峰值流量为515 m3/s,冲击力达到3 657 t,输沙总量约为50×104m3。泥石流过程表现为为暴雨(山洪)—滑坡(坡面泥石流)—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对震后低频泥石流危险性认识不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偏低是此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在未来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中,应合理估计灾害规模和潜在风险。

关 键 词:低频泥石流  成因  特征  堰塞湖  簇头沟  四川汶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