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滴滴涕的残留、毒性、降解及治理方法
引用本文:唐桂春.滴滴涕的残留、毒性、降解及治理方法[J].环境工程学报,1981(3).
作者姓名:唐桂春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
摘    要:一、滴滴涕在自然界的残留 滴滴涕(DDT)是1,1′-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烷的简称。它在1874年由Zeidler合成出,而在1939年由Geigy发现它有杀虫性质,然后作为农药大量使用。据报道,如不使用农药,国外粮食总收成的一半将被各种病、虫、草害所吞噬。由于使用农药,已能挽回总收成的15%。但是因为象DDT等农药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危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