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城市二氧化碳和大气汞排放特征及协同控制潜力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视角
引用本文:汪峰,孙千惠,李佳硕,张伟.我国城市二氧化碳和大气汞排放特征及协同控制潜力研究——基于生产和消费的视角[J].环境科学学报,2023(4):179-189.
作者姓名:汪峰  孙千惠  李佳硕  张伟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研究院;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发展研究院;4. 山东大学蓝绿发展研究院;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6.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72074137,7190408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BK20190780);
摘    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空气污染的双重压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CO2)和大气汞排放国,亟需实现CO2和大气汞的排放控制.考虑到CO2和大气汞排放的潜在同源性,探究其内在的协同潜力、识别协同减排潜力较高的典型城市和行业能为我国新发展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支撑.鉴于此,本文以化石能源为切入点,通过编制我国城市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清单,构建2015年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并进一步采用相关系数评估生产端和消费端CO2和大气汞的协同控制潜力.结果表明,生产端城市和部门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具有一定的协同控制潜力,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和0.799.其中,鄂尔多斯市等地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协同控制潜力良好.消费端城市和行业层面CO2和大气汞排放具有较高的协同控制潜力,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71.其中,重庆市等地的建筑业较为典型.区域间贸易相关的CO2和大气汞排放净转移也存在协同...

关 键 词:城市尺度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二氧化碳排放  大气汞排放  协同控制  相关性分析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