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615—1619年中国蝗灾时空演化及环境背景研究
作者姓名:汪宇欣  李钢  高兴  王婕妤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1272.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27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基金项目: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19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90);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016)
摘    要:基于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针对1615—1619年我国发生的重大旱、蝗、涝等群发灾害,以蝗灾为主线,复原蝗灾事件的时空演化过程,解析其发生的气候背景和社会响应。结果表明:(1)蝗灾事件呈现五年的发生发展衰亡周期,县次波动明显,1616和1617年为峰值年份;(2)蝗灾以中、高等级发生为主,核心区域为黄淮海平原,热点地区为山东、河南、安徽等;空间上呈现“北密南疏”、“北方主导”的分布格局;(3)蝗与旱、涝的空间叠加显示,旱-蝗组合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及其毗邻地区,涝-蝗组合则呈零星分布,旱蝗并发的频次高于涝蝗,旱蝗关系更紧密;(4)蝗灾频发与大发伴生饥荒、疫灾,体现了灾异的时空传递与承继,且次生灾害的出现存在滞后效应;(5)在寒冷期,蝗灾与温度呈现正相关,与降水呈现负相关。

关 键 词:蝗灾;空间分布;演化过程;环境背景;社会响应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环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