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入侵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
| |
作者姓名: | 吴虹玥 包维楷 王安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 |
摘 要: | 外来种入侵是全球性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国生物多样性保
护和管理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大多数人给予了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充分的论述和研究,而忽视了它们的积极效应。如何客观辨证地评价外来种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是规避和管理外来种所带来的风险的前提和保障。在综述外来种、乡土种和外来种入侵的基本概念及其危害情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外来种侵入和种群扩大对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外来种入侵可能的影响途径及其机制主要包括:(1)竞争与排斥;(2)杂交;(3)打断或改变食物链关系;(4)带入病毒等。外来种入侵对乡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实际上是上述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来种之所以给生态系统和人
类带来危害和损失,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外来种入侵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手段和意识,更缺乏对外来种的有效管理。规避外来种所带来的风险,最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的、有意的协助外来种的入侵,并在做好各种安全措施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慎重引入,科学管理,规划发展。目前对外来种入侵的生态学知识还是零碎的、局部的、表象的,深入研究外来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入侵的生态学机制是当前最为急迫的工作。建议我国近期加强外来种的本底调查与现状评估、外来种入侵的通道与入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外来种入侵的生态过程及其效应以及外来种入侵的进化后果等方面的工作。
|
关 键 词: | 外来种 乡土种 入侵 生物多样性 机制 |
文章编号: | 1004-8227(2004)01-0040-07 |
修稿时间: | 2003-01-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