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生物沙障对科尔沁流动沙丘植被恢复及土壤湿度的影响
摘    要:科尔沁沙地广泛存在的流动沙丘是土地退化的极点,在该沙丘区进行植被恢复和沙丘固定十分困难。生物沙障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有效固沙措施,但目前对于不同沙障材料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了研究不同沙障材料固沙对植被恢复的作用,并筛选出适合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固定的沙障组合类型,于2014年在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中部设置了白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枣(Elaeaanus angustifolia)、五角枫(Acer ginnala)、山竹子(Garcinia mangostana)和白榆(Ulmus pumila)的带状生物沙障。沙障设置3年后研究不同沙障材料的植物成活率、高度,沙障内和沙障间的群落植被组成、盖度和土壤湿度。结果表明,生物沙障的植物成活率均较高,白柠条、白榆和山竹子沙障的植物成活率(70%)和高度(50 cm)均显著高于沙枣和五角枫沙障。沙障内植被组成和盖度以沙枣和五角枫表现较好,沙障间的植被组成和盖度以白柠条-白榆和五角枫-白榆组合表现较好。生物沙障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其中在深度10~20cm和20~30 cm表现为沙枣、白榆和五角枫沙障内的土壤湿度显著高于白柠条和山竹子的土壤湿度,其他深度生物沙障内的土壤湿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综合考虑生物沙障对植物群落的恢复和土壤湿度的影响,认为五角枫-白榆是该地区流动沙丘固定和植被恢复较理想的沙障组合类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