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不同林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摘    要:为了解岷江下游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以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小型集水区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阔叶混交林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土壤不同层次(0~10、10~40、40~80 cm)5种重金属(As、Cd、Cu、Pb、Zn)含量,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各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利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来源进行初步解析。结果表明:集水区中4种林分类型土壤中重金属As、Cd、Cu、Pb和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57、0.36、14.20、24.69、162.65μg·g-1。土壤总体p H值为4.73~6.49,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为4.32~19.72μg·g-1,重金属As和Cd含量与土壤p H值为显著负相关,5种重金属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也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体上4种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Cd污染最严重,只存在轻微的As、Pb和Zn污染,但都未受到Cu的污染。杉木人工林和水杉人工林重金属高于阔叶混交林和巨桉人工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均为:CdPbAsCuZn。4种林分类型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的生态风险指数(RI)的范围为:102.11~247.05。表层土潜在的生态危害等级均为中等,下层土潜在的生态危害等级为中等或轻微。源解析的结果表明集水区林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到自然源和人为源的双重影响,其中Cu主要来自成土母质,As和Cd主要来自农业生产,Pb主要来自采矿业,Zn同时受到采矿业和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