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PCA-APCS-MLR模型的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影响因素定量识别
引用本文:彭聪,梁建宏,任坤,曾洁,唐薇薇,潘晓东.基于PCA-APCS-MLR模型的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影响因素定量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2024(5):1116-1126.
作者姓名:彭聪  梁建宏  任坤  曾洁  唐薇薇  潘晓东
基金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桂科AB21196026,桂科AB22035004);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滇池流域地下水质量不断恶化.本研究在评价流域地下水质量及主要影响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归纳主要影响水质的驱动因子,并结合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模型)进一步量化了人为和天然因素对流域内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约78%的地下水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其中主要超标指标为铝(Al)、锰(Mn)和总铁(TFe).(2)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了5类影响水质的主成分因子,分别为水岩相互作用因子(24.27%)、生活污水漏排因子(17.09%)、农业活动污染因子(12.24%)、地质环境背景因子(10.26%)和工业活动污染因子(9.14%),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00%.(3)利用APCS-MLR模型进一步量化了各类人为和天然因素对流域内地下水质量影响的贡献,5项因子对特征指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15%、70.76%、45.54%、54.1%和44.59%.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及工农业活动是导致区域地下水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滇池流域  地下水质量  污染源识别  PCA  APCS-MLR模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