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塬面保护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关系分析
作者姓名:孙从建  郑振婧  李新功  孙九林
作者单位:1.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临汾 041000;2. 中国科学院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1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317);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2018-02-06)
摘    要: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业分布区和人口聚居地,地位十分重要。黄土塬面潜在蒸发量(ET0)的研究对于区域水循环研究、水土流失防治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土塬面保护区1960—2017年的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黄土塬面保护区ET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塬面保护区多年平均ET0为1173.4 mm,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1.1 mm/10 a;其生长季平均ET0值及增长率均高于非生长季平均ET0。(2)该区多年平均ET0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西部甘肃塬区多年平均ET0远低于东部山西塬区。(3)过去58年来,区域年均、生长季、非生长季ET0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年均ET0存在着10年、30年和50年的震荡周期,其中以30年周期...

关 键 词:潜在蒸发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黄土塬面保护区
收稿时间:2019-01-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