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代谢油污泥同步产胞外聚合物的特性
引用本文:王小豆, 聂麦茜, 聂红云, 冯凯强, 万博, 蒋欣, 吕天顺, 张百忍. 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代谢油污泥同步产胞外聚合物的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 10(7): 3891-3897. doi: 10.12030/j.cjee.201501203
作者姓名:王小豆  聂麦茜  聂红云  冯凯强  万博  蒋欣  吕天顺  张百忍
作者单位: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 71005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05)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12KW-25) 2011榆林市产学研项目
摘    要:油污泥属危险性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已成为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利用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将油污泥转化为生物质,并研究了其特性。研究表明,NY3、NB1D、 NB2D及NB12DD均能降解油污泥中烷烃,但NY3、NB1D和NB2D菌对分子量较高烷烃(从C17~C32)的降解率比双突变菌NB12DD分别平均提高19.68%、28.76%和24.04%。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能直接将油污泥中烃类转化为胞外聚合物。与未加共代谢碳源相比,葡萄糖作为共代谢碳源时(培养液中表观油浓度达15 g·L-1),培养120 h后,NY3 、NB1D、NB2D、NB12DD菌胞外聚合物产量分别提高83.3%、79.8%、20.6%和62.9%,且碱性条件有利于各菌株高效降解油转化为生物质,pH为8~9时,其胞外聚合物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8.1、4.34、4.94和7.15 g·L-1,野生菌NY3转化碳源为生物质转化率最高,为52.75%。结构和组成分析表明,胞外聚合物主要为糖蛋白,蛋白4.4%,总糖44.1%,蛋白与糖的连接方式为O-糖苷键链接,91.1%大分子粒径分布在33.0~716.9 μm范围。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NY3   基因突变株   油污泥   降解率   胞外聚合物
收稿时间:2015-04-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