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工业污染排放
引用本文:李强,唐幼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工业污染排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7):145-156.
作者姓名:李强  唐幼明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长三角环境治理政策组合绩效评估与优化研究”(批准号:21BJL12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2208085MG190);;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双碳’目标下长江经济带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绩效与优化研究”(批准号:2022AH040088);
摘    要:知识产权制度面对低碳绿色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能否成为抑制中国城市工业污染的隐蔽力量?该研究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视为准自然实验,在阐释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影响工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理基础上,采用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该研究始于2003年,此时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总共有109个地级以上城市,2011年巢湖市被撤并,最后剩余108个地级以上城市),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探究其异质性、动态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1)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层面,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显著抑制了工业污染排放,且减排效果不断增强,此结论在连续型双重差分、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大中城市均表现出良好的减排绩效,且在长江上游城市、大城市的减排效果更佳,同时相比烟尘污染,其对水污染、气体污染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3)空间效应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同时抑制了本市与经济相邻城市的工业污染,政策效果呈现出空间溢出性,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4)机制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借助技术创...

关 键 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工业污染排放  长江经济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