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DEM的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以贵州高原为例
引用本文:袁淑杰,谷晓平,缪启龙,邱新法,康为民,王福增.基于DEM的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以贵州高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859-867.
作者姓名:袁淑杰  谷晓平  缪启龙  邱新法  康为民  王福增
作者单位:1.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021;2.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石家庄 050021;3.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5.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保定 07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贵州气象创新项目,省长资金项目 
摘    要:影响复杂地形下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尤以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最显著。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以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在模型中还考虑了海拔高度、山区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以地形复杂的贵州高原为例,应用100 m×100 m分辨率的DEM数据及气象站常规观测气象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各月及年的平均气温精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由于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形对平均气温的影响在计算时是不容忽视的,②季节不同,局地地形因子对复杂地形下平均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冬半年大于夏半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关 键 词:平均气温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分布式模拟  贵州高原  

Study on Distributed Simulation of Mean Temperature over Complex Terrains Based on DEM-Taking Guizhou Plateau as an Illustration
YUAN Shu-jie,GU Xiao-ping,MIAO Qi-long,QIU Xin-fa,KANG Wei-min,WANG Fu-zeng.Study on Distributed Simulation of Mean Temperature over Complex Terrains Based on DEM-Taking Guizhou Plateau as an Illustratio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0,25(5):859-867.
Authors:YUAN Shu-jie  GU Xiao-ping  MIAO Qi-long  QIU Xin-fa  KANG Wei-min  WANG Fu-ze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