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
引用本文:王新,李志江,郑天凌.海洋浮游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分布与活性[J].环境科学,2010,31(2):287-295.
作者姓名:王新  李志江  郑天凌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8AA09Z4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6061,40930847,30940002,30800033);;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MEB20060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40821063)
摘    要:于2006年4~5月对东海近海28°~30.7°N之间的赤潮高发区浮游细菌的分布、活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荧光显微计数法测定细菌丰度,荧光模拟底物法测定细菌胞外酶活性,PCR-DGGE分析该区域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浮游细菌丰度在5.85×104~9.26×105cells.mL-1之间,其中舟山外海区域较高,在整个调查区域北部海域高于南部海域.β-葡萄糖苷酶的平均活性为0.023μmol.(L.h)-1,氨肽酶的平均活性约为其3.6倍,在5μm以上颗粒中的胞外酶活性平均占总活性分别为47.4%和44.24%.细菌胞外酶活性的分布与细菌丰度的分布无相关性,在整个调查区域南部海域高于北部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南部海域的细菌多样性低于北部海域.人类活动和陆源输入是影响浮游细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台湾暖流对细菌胞外酶活性及其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复杂的环境条件是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海洋细菌在东海赤潮高发区的生态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赤潮  东海  浮游细菌  胞外酶活性  细菌群落结构  
收稿时间:2009/3/19 0:00:00
修稿时间:2009/5/26 0:00:00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Marine Bacterioplankton at Frequent HAB Area of East China Sea
WANG Xin,LI Zhi-jiang and ZHENG Tian-ling.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Marine Bacterioplankton at Frequent HAB Area of East China Sea[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0,31(2):287-295.
Authors:WANG Xin  LI Zhi-jiang and ZHENG Tian-l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