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自然生态恢复条件下杉木老龄林群落优势树种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
引用本文:刘圣恩,林开敏,蔡锰柯,郑文辉,石丽娜,陈梦瑶,周丽春,郭玉硕,何宗明.近自然生态恢复条件下杉木老龄林群落优势树种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3):540-546.
作者姓名:刘圣恩  林开敏  蔡锰柯  郑文辉  石丽娜  陈梦瑶  周丽春  郭玉硕  何宗明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
摘    要:为探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在长时间近自然生态恢复条件下的优势种种群特征,应用相邻格子法对福建南平西芹教学林场75年生杉木老龄林群落优势树种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丝栗栲、刨花楠种群结构呈现反“J”型,属于增长型种群,杉木、细齿柃木种群呈现正“J”型,属于衰退型种群.在种群水平上,杉木呈现均匀分布,木荷、细齿柃木群落呈现聚集分布,刨花楠、丝栗栲呈现随机分布,且聚集程度,细齿柃木>木荷>刨花楠>丝栗栲>杉木.木荷种群大树阶段呈现随机分布,幼苗、幼树、中树均表现聚集分布;刨花楠、丝栗栲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均呈现聚集分布;细齿柃木幼苗阶段呈现聚集分布,幼树阶段呈现随机分布,中树阶段呈现均匀分布;且杉木和细齿柃木不同发育阶段的扩散系数随龄级的递增而变大.杉木老龄林正处于向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综上表明:近自然生态恢复有效丰富了杉木老龄林群落的植被种类,在退化了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工作中,杉木的混交树种选择应优先考虑竞争力强的乡土树种,如木荷、刨花楠、丝栗栲等.

关 键 词:近自然恢复  杉木老龄林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演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