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综合防治体系抗灾能力的泥石流沟风险评价
引用本文:韩健楠,李永红,刘海南,何倩,李傲雯.基于综合防治体系抗灾能力的泥石流沟风险评价[J].灾害学,2018(1).
作者姓名:韩健楠  李永红  刘海南  何倩  李傲雯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随着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逐步推进,山区群众防灾减灾避灾意识得到了大大提升。在考虑传统灾害体固有属性和承灾体属性被动风险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尝试将综合防治体系抗灾能力引入评价模型中,并运用到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高危险、中度易损、低抗灾能力、中等风险区,其风险度预期结果低于传统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的结果。究其原因,认为:随着我国综合防治体系的逐步建立,有地质灾害风险的地方就有程度不等的抗风险能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防灾不能一味强调作用力的大小而忽视反作用力的影响,否则会夸大地质灾害的"负能量",而削弱人类应对灾难的"正能量",防灾过度会导致资源浪费。恰如其分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需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