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滞留系统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效能和机制
引用本文:张成才,丁筱蕃,陈志宏,李林玲,郑政,金忠友,周彦,刘寿平,郭正浩,王书敏.生物滞留系统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效能和机制[J].环境工程学报,2023(7):2205-2214.
作者姓名:张成才  丁筱蕃  陈志宏  李林玲  郑政  金忠友  周彦  刘寿平  郭正浩  王书敏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3. 重庆市铜梁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摘    要:为探究生物滞留系统(bioretention system,BS)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效能,设计并构建倒置(inverted bioretention system,IBS)和正置(control bioretention system,CBS)2组生物滞留系统,在不同进水条件下比较了2种BS构建方式的运行效能,通过胞外聚合物(EPS)、三维荧光光谱和电子传递活性(ETSA)等方法阐述了不同构建方式下BS的脱氮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水条件下IBS的处理效能优于CBS,当运行间隔周期为1 d时,IBS的TN和NO3--N去除率分别达到71.79%~82.00%和68.70%~85.84%,平均去除率比CBS分别高出10.65%和15.89%。CBS和IBS的TN和NO3--N去除率随进水负荷的增加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TP波动最小,去除率均稳定在97.04%~99.22%。构建方式对EPS的组分无明显影响,但对EPS含量和ETSA影响显著。IBS的构建方式可促进微生物分泌更多的EPS,其中EPS的多...

关 键 词:生物滞留系统  水产养殖尾水  脱氮  胞外聚合物  电子传递活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