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电脱盐废水电絮凝破乳分离机制及工艺优化
引用本文:张华,吴百春,张晓飞,刘译阳,毛亚军.电脱盐废水电絮凝破乳分离机制及工艺优化[J].环境工程学报,2023(5):1451-1462.
作者姓名:张华  吴百春  张晓飞  刘译阳  毛亚军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为降低电脱盐废水污染物含量并去除顽固有机物,采用Fe和Al电极对电脱盐废水进行电絮凝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共存离子检测等方法对电絮凝破乳分离机制进行分析,利用响应曲面方法 (RSM)对电絮凝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15 min后,几乎检测不到碳数>11的有机物;反应20 min后,电脱盐废水在266 nm处紫外特征吸收值降低了55%,而电脱盐废水的2个特征荧光峰并未明显改变;反应20~25 min时,Ca2+、Mg2+、Cl-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但Cl-浓度随后又有所升高,显示出体系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采用Fe电极处理电脱盐废水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总油去除率均与反应时间、电流密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电流密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2 mA·cm-2、反应时间25.4 min,此时COD去除率与总油去除率的模型预测值分别为80....

关 键 词:电脱盐废水  电絮凝  破乳  RSM优化  COD去除  总油去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