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组态视角下协同创新驱动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路径选择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陈丹玲,卢新海,张超正,胡文伯,李玉莹.组态视角下协同创新驱动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路径选择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10):103-111.
作者姓名:陈丹玲  卢新海  张超正  胡文伯  李玉莹
作者单位:1.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30070;2.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3007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际协同创新助推城市土地绿色低碳利用的机理及政策响应机制研究”(批准号:21YJC79000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批准号:20YJC6302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批准号:42101307);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贵州乡村治理能力研究”(批准号:2020SSD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城市存量工业用地转型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研究”(批准号:2662020GGQD001)。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协同技术创新是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理论层面从环境、投入、产出和互动四个维度构建协同创新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合性框架后,以中国284个城市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协同创新驱动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多元实现路径。研究表明:①单个协同创新条件的一致性水平位于0.4928~0.8388范围内,表明单个条件均不构成影响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必要条件。②条件组合的充分性分析显示,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协作互动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协同创新驱动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的4种路径,具体归纳为投入主导型、区域互动支撑下的资本赋能型及环境和投入连接下的主体互动转化型3种差异化模式。③条件因素的普适性和替代性分析显示,经济软环境、人力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是影响高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具有普遍性的因素,成果市场化和区域互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④囿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稟赋,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协同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驱动路径呈现出显著异质性特征。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从组态视角着力于多重协同创新条件的适配以“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土地绿色高效利用政策和措施。

关 键 词:协同创新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组态影响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