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基于专利视角的分析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刘保留,张莹,李雨珊.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基于专利视角的分析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6):104-112.
作者姓名:刘保留  张莹  李雨珊
作者单位:1.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100124;2.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00124;3.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10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批准号:TZ140001),“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角色定位的动态分析与谈判策略研究”(批准号:16AGJ01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规划项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19ZDGH014);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2021STSB01)。
摘    要:互联网发展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以往研究针对互联网发展和城市创新之间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鲜有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剖析。众所周知,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既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也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因此,文章从专利视角入手,在系统梳理互联网发展与城市绿色创新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005—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相比较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对绿色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经过内生性讨论和更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来进行再次回归分析,结果依旧稳健;②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互联网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加强外部监督水平这三个途径来推动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③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位置和城市规模下,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和大型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而对东部地区和规模较小城市的促进作用一般。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一方面要推动互联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渗透,以各产业融合促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既要重视创新资源的投入,又要提高创新产出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挖掘地区绿色创新潜力,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以实现地区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互联网发展  绿色创新  影响机理  绿色专利  异质性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