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引用本文: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41(6):1366-1381.
作者姓名:王谦  刘钊钊  王兰民  钟秀梅  苏永奇  马海萍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00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8590)、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1-12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18IESLZ06, 2016IESLZ01)资助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分析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研究的主要不足,并根据地基处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黄土地基抗震设计的任务需求,探讨未来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和相关领域前沿性科学问题的总结发现:(1)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内在机制均主要针对黄土内的架空孔隙和弱胶结等特殊不良结构,通过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土骨架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2)现有黄土地基抗震改良方法中,针对强夯法、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完备,而在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3)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应是今后黄土地基抗震处理领域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黄土  地基处理  黄土地震灾害  动力特性  灾害防治

Review on Seismic Reinforcement of Loess Foundation
WANG Qian,LIU Zhaozhao,WANG Lanmin,ZHONG Xiumei,SU Yongqi,MA Haiping.Review on Seismic Reinforcement of Loess Foundation[J].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 and Mitigation Eng,2021,41(6):1366-1381.
Authors:WANG Qian  LIU Zhaozhao  WANG Lanmin  ZHONG Xiumei  SU Yongqi  MA Haip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