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
引用本文:唐丽静,王冬艳,王霖琳.基于耕作半径合理布局居民点研究——以山东省沂源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
作者姓名:唐丽静  王冬艳  王霖琳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现状与产权管理对策研究”(编号:20120628)
摘    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村庄合并,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前提是保证村民有足够的田间作业时间,因此合理耕作半径的确定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综合考虑影响耕作半径的自然、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因素与耕作半径之间的作用机制,确定了耕作半径的决定性因素。以沂源县鲁村镇增减挂钩项目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合理耕作半径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合理耕作半径为3.2 km,即与建新村距离3.2 km以内耕地所涉及的村庄可以作为拆旧村庄向建新村合并。现阶段,非人力出行方式及机械化农用工具使用比重在研究区较低,提高高速度交通工具使用比例和广泛应用机械化农用工具是缓解耕作半径限制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耕作半径  影响因素  模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