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9~2018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湖南省湿地变化的影响机制与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袁承程,魏雪,王林林,刘黎明,张定祥.2009~2018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湖南省湿地变化的影响机制与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12):2642-2652.
作者姓名:袁承程  魏雪  王林林  刘黎明  张定祥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2.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3.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2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1TC072);
摘    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于我国稳定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占水田补旱地、破坏生态等异化行为较普遍,如何协调好耕地保护与湿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探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湿地变化的影响机制,应用转移矩阵、空间分析以及景观开发强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下湖南省湿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研究了该政策对湿地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有:(1)2009~2018年水田被建设占用是湖南省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2014~2018年水田占补平衡政策虽然有效控制了湖南省湿地面积的减少速率,但也提高了自然湿地转为水田的比率。(2)从空间上分析,由于城市建设占用人工湿地(水田)的原因,长沙市、湘潭市、常德市等经济发达的市区是湖南湿地减少较多的区域,而洞庭湖周边地区则是自然湿地减少较大的区域。(3)2009~2018年来湖南省湿地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越来越大,其生态质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研究认为将来需要继续科学、系统地执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严格管控建设用地占用水田的同时,既要加强优质水田的补充,也要注重自然湿地的保护。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进一步...

关 键 词:耕地保护  耕地占补平衡  湿地变化  湖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