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过剩Ar~(40)及其地质意义的讨论
引用本文:黄土葆.关于过剩Ar~(40)及其地质意义的讨论[J].资源调查与环境,1982(4).
作者姓名:黄土葆
作者单位: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摘    要:过剩Ar~(40)是K—Ar法年龄测定和其它地质应用中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过剩Ar~(40)的存在,常导致测得的视年龄值较地质体的实际年龄偏离许多,有的甚至异常到高出地球年龄。过剩Ar~(40)的存在,一方面会影响对地质体年代的正确判断,但另一方面,它又提示了与地质体有关的许多有用的地质作用信息,特别是有关岩浆的生成、演化、物质来源以及后期的地质作用方面的信息。过剩A~(40)的存在和演化,受多种地质作用因素的影响。许多近代玄武岩中的深源捕虏体都有高含量的过剩Ar~(40),因而使玄武岩视年龄较其实际年龄高出许多。它们代表了上地幔的残留体,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中酸性岩浆中是否也有深源捕虏体,其中过剩Ar~(40)的性状如何,它们反映了哪些有意义的地质事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见诸于文献的还不多。本文以我们近年来的实际工作和其它有关资料为依据,从中酸性岩浆中的深源捕虏体的角度,试对过剩A~(40)及其有关的地质问题作一讨论,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