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样品数量对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估算结果的影响——以时间间隔采样法为例
摘    要:在西安市城市主干道南二环路太白立交高架段设置路面径流采样点,采用人工时间间隔采样法对2014年8月~2014年11月的3场径流事件全程采样,测试径流过程SS、COD、Pb、Zn、溶解态Pb、溶解态Zn的浓度变化及出流规律,基于随机抽样法编程研究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场次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估算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类型的降雨事件,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波动剧烈且受雨强影响较大,径流中后段浓度下降且逐渐趋于平稳,为提高EMC估算的准确性应对径流全程采样并在初期加密样品采集.时间间隔采样法样品数量对EMC估算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场次径流样品数量较少时,根据样品浓度结合相应时段径流量计算的EMC呈较大离散性,随着样品数量增加估算EMC值离散性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不同场次径流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随样品增多而降低的趋势不尽相同,其与径流水质水量波动程度有关.若场次径流样品数量小于10,各污染指标估算EMC值与EMC近似真值的最大相对误差接近40%,当样品数量增至13个或19个,其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0%和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