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森林凋落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唐仕姗,杨万勤,王海鹏,熊莉,聂富育,徐振锋.中国森林凋落叶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控制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2):316-322.
作者姓名:唐仕姗  杨万勤  王海鹏  熊莉  聂富育  徐振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423,31200474,3127049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714和2014T70880);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2ZA105)资助~~
摘    要:建立中国森林凋落叶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数据库,分析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预测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已报道的中国森林凋落叶氮(N)、磷(P)浓度及其相关变量,探讨地理因素(纬度,LAT)、气候因素(年平均气温,MAT和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叶特性(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对中国森林凋落叶N、P和N/P的影响.结果显示,N浓度和N/P随LAT的升高而降低,P浓度随LAT的升高而升高;N浓度和N/P随MAT和MAP的升高而升高,而P浓度随MAT和MAP的升高而降低;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N浓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树种P浓度比常绿树种高53%,而N/P比常绿树种低57%;相反,阔叶树种N浓度比针叶树种的高37%,而P浓度和N/P在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综上,中国森林凋落叶N、P及N/P受环境因素和叶特性综合影响,特别是气候因素对凋落叶P浓度和N/P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为预测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森林物质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 键 词:凋落叶  化学计量比  地理因素  气候因素  叶特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