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及CH4和CO2排放的影响
引用本文:黑杰,胥佳忆,王亚非,刘旭阳,尹晓雷,王纯,王维奇.互花米草入侵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磷及CH4和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42(11):416-426.
作者姓名:黑杰  胥佳忆  王亚非  刘旭阳  尹晓雷  王纯  王维奇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 350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141014,4190111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0J01188)
摘    要:植物入侵是河口湿地土壤碳(C)、氮(N)、磷(P)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探讨福建闽江河口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对碳输入和 碳排放的影响,对土壤C、N、P含量和储量及CH4和CO2排放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显著增加了0~60 cm土壤C、N含量和0~15 cm土壤P含量(p<0.05).②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后,0~60 cm土壤C、N、P储量分别增加了16%、46%、26%(p<0.05).③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后,0~15 cm和15~30 cm土壤C/N显著降低了33%和24%,15~30 cm土壤C/P降低了31%(p<0.05).④互花米草入侵短叶茳芏湿地显著增加了CH4和CO2平均和累积排放(p<0.05).⑤土壤C、N、P与土壤CO2和CH4排放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与土壤CH4排放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C/N与土壤CH4排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来看,互花米草入侵闽江 河口短叶茳芏湿地增强了土壤C、N、P的固持和CH4、CO2的排放,并受到生态化学计量比的调节.本研究拓展了对植物入侵情形下河口湿地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知.

关 键 词:碳、氮、磷  甲烷  二氧化碳  植物入侵  闽江河口湿地
收稿时间:2022/3/4 0:00:00
修稿时间:2022/5/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