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农药暴露的机制模型:蜜蜂毒理学的重要缺失
作者姓名:-
摘    要:杀虫剂在最近的蜜蜂数量减少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争议的,部分原因是实地研究常常无法检测到实验室研究所预测的效果。这种不一致性突出了蜜蜂毒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空白:对蜜蜂在它们的环境中杀虫剂暴露的模式和过程知之甚少。本文作者提出蜜蜂暴露杀虫剂的2个关键过程:1)工蜂采集花蜜的过程中收集农药;2)工蜂带回的农药在蜂巢中的再分配。工蜂收集农药的过程必须被理解为环境污染和蜜蜂觅食活动之间的时空交集。这意味着农药暴露是分配的,而不是离散的,觅食工蜂的一个子集可能会获得有害剂量的农药,而群体暴露将会显得安全。蜂箱中农药的分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由群体成员之间食物转移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而这一过程中花粉和花蜜之间有重要的区别。因此应该优先将关于蜜蜂生物学的大量文献用于发展更严谨的蜂蜜农药暴露机制模型。与效应机制模型结合,暴露机制模型具有整合蜜蜂毒理学领域的潜力,以促进风险评估和基础研究。
精选自Sponsler, D. B. and Johnson, R. M. (2017), Mechanistic modeling of pesticide exposure: The missing keystone of honey bee toxicology.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36: 871–881. doi: 10.1002/etc.3661
详情请见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tc.3661/full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