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市2014~2020年PM2.5和O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
引用本文:陈菁,彭金龙,徐彦森.北京市2014~2020年PM2.5和O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J].环境科学,2021,42(9):4071-4082.
作者姓名:陈菁  彭金龙  徐彦森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 21004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
摘    要: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北京市自2013年以来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分析2014~2020年北京市34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的PM2.5和O3浓度变化特征并评估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效应,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市PM2.5年均值和4~9月平均O3日最大小时(O3_max)值分别为92.0 μg·m-3和81.9 nmol·mol-1.2014~2020年PM2.5平均每年降低7.5 μg·m-3,但是O3_max持续偏高.在季节尺度,冬季的12月和1月PM2.5浓度最高,夏季的8月浓度最低.相反地,O3_max在每年6月浓度最高.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为,夜间22:00至次日00:00最高,14:00~16:00最低.而O3浓度在07:00最低,随后逐步升高并在午后达到最高.在空间分布上,PM2.5在2014和2019年都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O3_max在全市范围内均较高,仅在道路区域偏低.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市与PM2.5相关的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人数分别为1580人和821人,与O3相关的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人数为2180人.2019年与PM2.5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仅为2014年的50%,而与O3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与2014年持平.北京市细颗粒物治理成效显著,但是O3污染问题凸显,O3已经成为危害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首要大气污染物.未来需要加强PM2.5和O3协同治理.

关 键 词:北京  细颗粒物(PM2.5)  臭氧(O3)  大气污染防治  健康风险
收稿时间:2021/1/5 0:00:00
修稿时间:2021/2/24 0:00:00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Impacts of PM2.5 and O3 in Beijing, from 2014 to 2020
CHEN Jing,PENG Jin-long,XU Yan-sen.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Impacts of PM2.5 and O3 in Beijing, from 2014 to 2020[J].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1,42(9):4071-4082.
Authors:CHEN Jing  PENG Jin-long  XU Yan-sen
Institution:Schoo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re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Beijing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  5)  ozone (O3)  air pollution control  health impacts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