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林静,杨万勤,张健,简毅,王奥,周利强.岷江下游(五通桥段)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A02):142-148.
作者姓名:林静  杨万勤  张健  简毅  王奥  周利强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C01A11);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378)和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摘    要:为了解岷江下游土壤污染特征,按功能分区和乡镇布点的方法,采集了岷江下游五通桥段103个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有机氯及其异构体代谢物含量,并应用Kriging插值法,研究了岷江下游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土壤中残留的HCHs和DDTs的异构体代谢物及总量均服从正态分布,并全部属于强变异。18.4%的土壤HCHs含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50μg/kg),其余为二级标准(〈500μg/kg);68.1%的土壤DDTs含量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50μg/kg)。土壤HCHs各代谢物含量呈块状分布,而HCHs总量相对较高的区域都分布在农业区(蔡金镇、冠英镇和石麟镇交界处);DDT总量和p,p'-DDT含量的高值区域出现在低山丘陵区(石麟镇);p,p'-DDD和p,p'-DDE含量的高值区域出现在平原区(杨柳镇、竹根镇和西坝镇)。总体而言,研究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氯农药污染。

关 键 词:土壤污染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岷江下游
文章编号:1004-8227(2007)Z2-0142-07
收稿时间:2007-08-16
修稿时间:2007-09-1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