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污染场地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特征及再利用潜在腐蚀风险分析
作者姓名:王珍霞  宋久浩  苑文仪  李翔  吴乃瑾  李艺  李培中
作者单位: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 20120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07159)~~;
摘    要: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在国内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所占比例逐年快速增加,但是残留氧化剂、副产物等产生的再利用潜在腐蚀风险问题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首先,通过实际调研和网络检索对国内137个实际修复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我国化学氧化法修复技术应用的4个主要特征,包括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污染地块、水土协同修复且介质复杂、过硫酸盐占比过大且副产物较多、修复周期短且修复药剂过量现象严重;然后,针对应用最多的过硫酸盐氧化法修复技术,通过资料文献分析和国内外案例场地调研信息,梳理出修复后场地再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残留氧化剂腐蚀、副产物盐分腐蚀及环境条件变化导致的微生物侵蚀等3种主要的腐蚀风险机理,以及定性及定量的腐蚀风险测试方法;最后,结合化学氧化过程及pH、氧化还原条件、盐分和微生物环境条件等发生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可将化学氧化修复后潜在腐蚀过程风险划分为三阶段的概念模型,以期为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实际应用及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污染场地   化学氧化   过硫酸盐   环境残留   腐蚀风险
收稿时间:2021-10-29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