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土地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 a.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b. 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35,41301616);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CA2013.16);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13D009012000003) |
| |
摘 要: |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应着眼于三个重点区域:维持四座楼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避免产生保护区“孤岛效应”;对于丘陵山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趋坏的区域,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维护关键性生态用地;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中心区域,应限制建设用地拓展,推行生态型土地整治,缓解土地生态系统压力。
|
收稿时间: | 2014-09-15 |
修稿时间: | 2015-02-04 |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