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天津市盐渍土农业利用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秀丽 关小克 张凤荣 李乐 |
| |
作者单位: |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 450002; 2. 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州 450002;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4.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2100); 河南农业大学校博士科研启动基金(30601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89) |
| |
摘 要: | 盐渍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宜耕后备资源,其农业开发利用已成为解决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措施。论文通过天津市盐渍土农业利用中面临的水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出:目前天津市盐渍土面积为32.42×104 hm2,其中,重度盐渍土与盐土大多分布在滨海平原地区,这些区域恰恰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其盐渍化程度原本就高,即使改良后很快又会返盐;天津市目前年均缺水量为6×108~9×108 m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若改良这些盐渍土宜耕后备资源并继续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将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用水缺口,农药、化肥、地膜的过量施用,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危害;并且,耗费巨大成本改良后的耕地,由于比较效益差、后续利用与管理资金难以维系,面临着无人耕种的困境。随着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农业早已不再是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天津市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鉴于大都市区对蔬菜的巨大需求,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与效益因素,在滨海平原的盐渍土上发展设施水培蔬菜,不仅可有效缓解耕地保护压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将北京市的蔬菜基地外迁至滨海平原,也有助于促进京津一体化发展。
|
关 键 词: | 农业利用 水培蔬菜 天津市 盐渍土 资源环境约束 |
收稿时间: | 2015-11-23 |
修稿时间: | 2016-02-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