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模拟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蒋晓燕  温小乐  罗维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35011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北京100085,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州35011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北京10008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0505803-01,2017YFD0800202);科技部(No.2019QZKK060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41761144078,41571479)
摘    要:揭示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及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对于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的优化、处理技术的合理选择和降低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9年以来北京塑料垃圾占比、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和灰关联度法研究了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的年变化趋势和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灰色系统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由1989年的1.88%,增加到2012年的14.87%.基于AIC准则预测2013—2050年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占比增长趋势较平缓、稳定在14%~19%之间.2000—2012年北京市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由40.2×104 t增加到121.1×104 t,年增长15.5%.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北京城市塑料垃圾年产量的最大社会经济因素,而常住人口的影响较低.BP神经网络是模拟预测北京城市塑料垃圾产量的最佳模型,其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13年后北京市塑料垃圾年产量随时间呈不规则的非线性增长趋势,到2025、2035、2050年北京城市塑料垃圾产量将分别达到335、488和859×104 t,将对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与防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关 键 词:城市垃圾  产量预测  灰色系统模型GM(1,1)  BP神经网络
收稿时间:2020-03-06
修稿时间:2020-04-1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