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形成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晓萍,张克凌,于业军,孙衍增,王海青,方丽华,秦士德.中国沿海常见棘毒鱼类的毒性研究--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形成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0,19(1).
作者姓名:刘晓萍  张克凌  于业军  孙衍增  王海青  方丽华  秦士德
作者单位:1. 青岛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2. 青岛大学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3.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4. 青岛大学科研处,山东,青岛,26602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摘    要:用光、电镜方法研究了日本鬼(鱼由)背鳍棘中Ⅰ型毒腺细胞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位于背鳍棘两侧纵沟内的毒腺组织周围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的鞘膜包绕,该鞘膜钝性剥离后可见内面光滑,有Ⅰ型和Ⅱ型毒腺细胞的痕迹.而毒腺组织内下侧与毒棘的骨组织相连处结缔组织疏松,有许多小的梭形细胞;在梭形细胞之间及周围有新形成的幼稚腺细胞,其组织结构类似Ⅰ型毒腺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该区域的结缔组织中除结缔组织的细胞及纤维成分以外,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细胞,细胞单核,胞质内各种细胞器(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等)发达.在不同的细胞内有形态和数量不同的类似溶酶体样物质,其内涵物类似Ⅰ型毒腺细胞胞质结构.推测毒腺组织内的毒腺细胞的发生与腺体下内侧的结缔组织内的梭形细胞有关,Ⅰ型细胞由幼稚细胞发育而来.

关 键 词:日本鬼(鱼由)  Ⅰ型毒腺细胞  再生

Toxicity research of spine poisoning fish Freguently found in China coastal waters--Regeneration of type Ⅰ cells in venom gland of Synanceja Inimicus japonicus
LIU Xiao-ping,ZHANG Ke-ling,YU Ye-jun,SUN Yan-zeng,WANG Hai-qing,FANG Li-hua,QIN Shi-de.Toxicity research of spine poisoning fish Freguently found in China coastal waters--Regeneration of type Ⅰ cells in venom gland of Synanceja Inimicus japonicus[J].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0,19(1).
Authors:LIU Xiao-ping  ZHANG Ke-ling  YU Ye-jun  SUN Yan-zeng  WANG Hai-qing  FANG Li-hua  QIN Shi-d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