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遥感解译的典型低频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省宁南县矮子沟泥石流为例
引用本文:铁永波,胡凯衡.基于遥感解译的典型低频泥石流形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省宁南县矮子沟泥石流为例[J].灾害学,2014(3).
作者姓名:铁永波  胡凯衡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08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10200)
摘    要:2012年6月28日四川省宁南县矮子沟暴发泥石流,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比事件前后流域的高精度遥感影像,并结合泥石流发生后野外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矮子沟泥石流具有典型水力类泥石流的启动机制,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强降雨使得地表径流快速汇集,使得坡体表层土产生破坏并启动,形成坡面泥石流并汇入主沟;②具有极强侵蚀能力的坡面泥石流开始对沟床内的固体物质产生强烈的揭底侵蚀和侧蚀,使得沟床堆积体的稳定性产生破坏并启动;③沟床堆积物在受到揭底侵蚀后,从上游依次往下,形成连续性的破坏并为泥石流的形成持续提供固体物质,以维持泥石流的运动并放大其规模;④在达到海拔800 m沟口转弯处之后,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及泥石流自身的动能衰减并产生堆积,泥石流过程结束。通过对该次泥石流的物源补给过程进一步研究认为,其物源补给可分为形成泥石流流体所需的启动型物源和维持泥石流持续运动的维持型物源两类。通过对比发现,低频泥石流在启动过程中的物源补给过程具有明显的启动型物源和维持型物源两个相对微观物源补给类型及过程,可为这类泥石流防治工程的类型选择及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低频泥石流  物源  补给分类  形成过程  矮子沟  四川宁南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