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碳排放权分配的中国省域碳减排奖惩方案北大核心CSCDCSSCI
引用本文:田云陈池波.基于碳排放权分配的中国省域碳减排奖惩方案北大核心CSCDCSSC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11):54-62.
作者姓名:田云陈池波
作者单位: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3007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巴黎协定下中国农业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协同减排策略研究”(批准号:7190319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碳排放权分配视域下的中国农业碳减排补偿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批准号:2722020JCT020)。
摘    要:在厘清各省级行政区责任分担的基础上,构思碳减排路径更能体现区域公平性,由此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施以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抑或约束手段。有鉴于此,文章在进行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分配模型实现了碳排放权的省区分配,以各地区碳排放权初始余额为依据设计了碳减排奖惩方案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2017—2030年期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权分配差异较大。其中云南配额最高,达到了228.969亿t,占该阶段全国总碳排放权的10.12%;吉林、四川、黑龙江、北京、浙江、湖北、河南、江苏和内蒙古依次排在2~10位;宁夏配额最少,占比仅为0.35%;山西、新疆、贵州和福建依次排在倒数2~5位。②有13个省份可以享受碳排放权盈余所应给予的奖励,累计奖励金额高达1788.34亿元。其中,云南居于榜首而河南排在最后一位。总体来看,区域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滇、吉、川、黑、京等5地的奖励之和占到了总奖励金额的81.25%。与此对应,其他17个地区则因为碳排放权处于欠缺状态而需受到一定处罚,累计罚金高达1829.13亿元。其中,山东面临的压力最大而江西最小。区域内部同样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但分化程度略好于碳排放权奖励。研究结果能够为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战略、优化碳减排路径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关 键 词:碳排放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权  省域碳减排  奖惩方案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