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圳近岸海域水质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
引用本文:黎栩霞,王裕东,肖佑鹏,徐旭,王海鹏,陈伊梦,林俊川,黄桂松,黄振国,孙萍,麦有全,杨尚波,许旺.深圳近岸海域水质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J].环境工程,2024(1):243-252.
作者姓名:黎栩霞  王裕东  肖佑鹏  徐旭  王海鹏  陈伊梦  林俊川  黄桂松  黄振国  孙萍  麦有全  杨尚波  许旺
作者单位:1. 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2. 南方科技大学
摘    要:近年来,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暴发问题日益突显,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构成重要挑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了解深圳近岸海域水质和赤潮暴发事件的时空动态变化至关重要。利用MODIS卫星传感器数据,建立了水质遥感反演和赤潮自动化提取模型,首次揭示了深圳海域水质关键参数与赤潮暴发的时空格局,并分析了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辖海域赤潮年均影响范围为300.50 km2,年均暴发频次为2.38次。2015—2022年,赤潮暴发覆盖面积每年增长约为6.7%。珠江口和深圳湾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高于大鹏湾和大亚湾,并呈增长趋势。尽管珠江口东部海域富营养化程度高,赤潮暴发频次却较低,主要受河口悬浮泥沙的影响。而水质较好的大鹏湾和大亚湾赤潮暴发频次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氮磷比的变化有关。南澳、葵涌与坝光海域的氮磷比含量需重点关注,并对其陆域片区的面源污染源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可为稳步推进深圳及其周边海域环境治理修复和考核管理提供重要基准信息。

关 键 词:深圳近岸海域  水质参数  赤潮  时空变化  MODI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