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仿自然人工湿地的低污染水体碳氮协同调控优化措施研究
引用本文:杨艳红,卢金忠,谭丽琼,何春利,战楠,宗睿,蒋宇航,黄炳彬,陈月平.基于仿自然人工湿地的低污染水体碳氮协同调控优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8):153-164.
作者姓名:杨艳红  卢金忠  谭丽琼  何春利  战楠  宗睿  蒋宇航  黄炳彬  陈月平
作者单位:1.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2. 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No.Z191100006919003);
摘    要:针对低污染水补给城市河湖景观水体后氮磷营养盐削减、COD波动的问题,构建了仿自然人工湿地和生物塘,通过开展动水和静水试验,研究湿地生态配置和水力停留时间对各水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蚌、浮游动物及浮叶植物对COD、BOD5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浮叶植物能够实现TN的高效去除并提高有机氮的氨化作用,仿自然人工湿地建议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动物+螺、蚌+浮叶植物”的生态系统组合.在上游低污染来水条件下,建议仿自然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为7 d,沉水植物种植8丛·m-2,挺水植物种植5丛·m-2,浮叶植物8株·m-2,浮游生物塘中投放中华圆田螺1000 g·m-2,椭圆背角无齿蚌2只·m-2,以实现仿自然湿地对低污染水体碳氮协同调控.

关 键 词:仿自然人工湿地  低污染水体  生态配置  碳氮协同调控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