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酸化相发酵类型对甲烷相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摘    要:以餐厨垃圾和稻草为原料,通过调节酸化相的pH、氧化还原电位(ORP)和进料负荷(OLR),对酸化相的产酸发酵类型和不同酸化类型的产甲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酸化相的pH4.5和ORP-120 m V的条件下,发酵类型为乙醇型;当酸化相的pH5.5时,发酵类型为丁酸型发酵;在乙醇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相互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混合型发酵。从酸化效果方面来看,丁酸型发酵的产酸性能最优,酸化度为36%。同时,丁酸型发酵酸化产物的产甲烷性能最好,累计甲烷产率为535 m L·g-1VS。通过PCR-DGGE的微生物菌群鉴定结果可知,在两相厌氧消化过程中,酸化相中的优势菌种主要以拟杆菌属(Bacteroidetes)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甲烷相中的优势菌种以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