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草海底泥原位钝化工程示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引用本文:杨海全, 陈敬安, 刘文, 王敬富, 李键, 张红, 杨永琼. 草海底泥原位钝化工程示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 11(7): 4437-4444. doi: 10.12030/j.cjee.201604152
作者姓名:杨海全  陈敬安  刘文  王敬富  李键  张红  杨永琼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8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威宁 553100; 4.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302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02231)
摘    要:选取贵州草海重污染湖区,利用改性粘土钝化剂开展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示范,对示范区内外主要水质参数、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进行了对比监测与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工程实施一年后钝化区水体氨氮(NH3-N)和总磷(TP)含量分别降低至对照区的29%和23%,水体溶解氧含量达9 mg·L-1以上,透明度显著增加;钝化区水体藻类总丰度降低40%以上,蓝藻所占比例大幅下降;钝化区沉水植物生长繁茂,水体自净功能明显增强,已形成草型清水生态系统。钝化区与对照区水体浮游动物、底栖水生生物种群及丰度无显著变化,表明钝化剂未对动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原位钝化技术具有快速提升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及抑制藻类生长等特点,且实施方便、成本低廉,在湖泊底泥污染治理和水体富营养化防治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关 键 词:草海   富营养化   沉积物污染   原位钝化   生态环境效应
收稿时间:2016-07-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