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UV工艺降解阿特拉津机理及对DBPFP的影响规律
作者姓名:刘玉灿  王颖  王玉霞  朱玉良  纪现国  张岩  段晋明  李伟
作者单位:1. 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2.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BEE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9207);烟台大学科技项目(TM17B19)
摘    要:对不同UV光氧化工艺降解水溶液中阿特拉津(ATZ)的动力学和机理,以及对后续氯化处理过程中溶液需氯量和消毒副产物生成势(DBPFP)的影响规律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ATZ在不同UV光氧化工艺中的降解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ATZ在单独UV辐照工艺中的去除效率相对较低;UV/H2O2工艺对ATZ具有相对较高的去除效率,且其去除率随H2O2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UV/TiO2工艺降解去除ATZ的效率较单独UV辐照和UV/H2O2工艺低,ATZ在UV/TiO2工艺中的降解与溶液透光率和氧化活性物种(ROS)生成量存在直接关系;UV/H2O2/TiO2工艺中,ATZ的降解速率较UV/TiO2工艺有所提高.ATZ水溶液经不同UV光氧化工艺预处理和氯化处理后,均检出了5种消毒副产物(DBPs),其中三氯甲烷(TCM)和三氯丙酮(TCP)为主要氯化DBPs.本研究表明,在不同UV光氧化预处理过程中,ATZ具有不同的降解路径,进而对ATZ水溶液在后续氯化过程中的DBPPF产生显著影响.

关 键 词:阿特拉津  高级氧化工艺  氯化消毒副产物  降解机理  
收稿时间:2021-02-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