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引用本文:马维兢,刘斌,杨德伟,徐凌星,郭青海.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1).
作者姓名:马维兢  刘斌  杨德伟  徐凌星  郭青海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
摘    要: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评价流域生态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了九龙江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生态压力指数,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地类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九龙江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由540万hm~2增加至1 257万hm~2;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由260万hm~2下降至254万hm~2,这导致生态赤字不断扩大和生态系统压力不断增加;(2)不同区域差异方面,生态足迹由高到低依次为市辖区、县级市和一般县,而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与之相反,导致3类区域生态赤字差异不断扩大;(3)不同地类方面,6类土地类型中,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是流域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其中,化石能源用地是影响流域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关键驱动因子;同时,各地类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也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下降和建设用地的上升。

关 键 词: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可持续性  九龙江流域

Study o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apacity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