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麦叶片表面蜡质及其与品种抗蚜性的关系
引用本文:王美芳,陈巨莲,程登发,原国辉.小麦叶片表面蜡质及其与品种抗蚜性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14(3):341-346.
作者姓名:王美芳  陈巨莲  程登发  原国辉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3.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摘    要:建立了一套适宜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和鉴定的方法,测定了16种不同小麦品种的叶表蜡质成分,初步分析了不同抗虫品种及不同生育期各组分的变化动态与趋势.从小麦表面蜡质的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出30余种化合物,为9种烷烃、7种脂肪醇、10种脂肪酸、2种醛和2种酮;并以GC-MS进行组分鉴定,以峰面积值为指标,定量计算和比较表面蜡质各组分的含量,其中主要成分是脂肪醇,占68.1%,仅C28醇就占分离物质总量的50.14%,其次为烷烃, 再次为脂肪酸和醛,酮含量最低.抗蚜与感蚜小麦品种表面蜡质的组成变化不大,但大多数组分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醇、酸和醛的含量均有随小麦品种抗蚜性增强而升高的趋势;不同生育期,小麦表面蜡质各组分的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小麦孕穗-抽穗期,抗蚜小麦品种中C28醇、C30醇及总醇的含量高于感蚜小麦品种.室内、田间小麦苗期及孕穗-抽穗期表面蜡质中的C28醇, C28酸、C18酸、C18烯酸, C26醛、C28醛的含量则随抗性增加而升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小麦表面蜡质单一组分对麦蚜寄主选择和抗蚜作用影响研究奠定基础.图4表1参33

关 键 词:小麦  叶表蜡质  麦蚜  抗虫性  BSTF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小麦苗期  叶片表面  蜡质  品种  抗蚜性  关系  Wheat  Resistance  Cultivars  Relationship  作用影响  寄主选择  麦蚜  单一组分  结果  研究  抗性  烯酸  田间  抽穗期

Epicuticular Wax on Wheat Leav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ultivars Resistance to Wheat Aphids
WANG Meifang,CHEN Julian,CHENG Dengfa,YUAN Guohui.Epicuticular Wax on Wheat Leav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ultivars Resistance to Wheat Aphid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2008,14(3):341-346.
Authors:WANG Meifang  CHEN Julian  CHENG Dengfa  YUAN Guohu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