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引用本文:苑全治,郝晋珉,张玲俐,王博祺,龙鑫.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4):529-538.
作者姓名:苑全治  郝晋珉  张玲俐  王博祺  龙鑫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论文通过研究认为耕地保护收益区域分配不平衡是我国耕地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构建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利于提高地方耕地保护积极性,抑制耕地减少趋势。论文以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理论模型重点模拟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的影响及对策,而经验模型则探讨了补偿的主体、补偿标准的计算、补偿方式、制度保障和机构设置;最后以潍坊市为例,计算了2005年潍坊市各区市县的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将潍坊市12个县级行政单元划分为7个保护区和5个补偿区,模拟构建了潍坊市2005年区域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结果表明:在耕地保护外部效益得到补偿后,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提升,其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也将随之提高,区域耕地保护外部性带来的耕地资源浪费和耕地保护效率缺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 键 词:耕地保护  补偿机制  补偿标准  外部性  潍坊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资源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