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甑皮岩洞穴遗址地下水的水-气界面H2S气体的产生机理
引用本文:卫敏洁,郭芳,姜光辉,贾亚男.甑皮岩洞穴遗址地下水的水-气界面H2S气体的产生机理[J].地球与环境,2020,48(6):689-697.
作者姓名:卫敏洁  郭芳  姜光辉  贾亚男
作者单位: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269);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822109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2019YFC0507502)。
摘    要: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典型代表。污染物进入到以裂隙介质为主地下水所形成的还原环境后,其性质可能会改变从而侵蚀遗址文化层。本文通过采集地下水水-气界面的H2S和CH4气体,结合硫酸盐的硫同位素δ34S-SO42-、溶解有机碳(DOC)、化学需氧量(COD)、硫酸盐还原菌(SRB)等指标,研究遗址地下水水-气界面侵蚀性气体H2S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甑皮岩水体SO42-浓度范围为0.57~131.00 mg/L,其空间分布不均匀,来源主要受到大气降水、硫化物矿物的氧化及微生物硫酸盐还原的影响;丰富的有机质为硫酸盐还原提供能量,DOC与COD浓度存在空间差异,高值均位于人类活动强烈的径流上游区;SRB普遍参与硫酸盐还原作用,气温、降水和有机质决定SRB数量在时空上表现为雨季 > 旱季、地表水 > 地下水;气温较高促进H2S的形成,SRB与环境的还原程度均影响H2S和CH4浓度。H2S性质不稳定易氧化为硫酸,若继续聚集将加剧遗址的化学侵蚀。建议增加污染物的运移和反应产物的监测,关注遗址的保存环境。

关 键 词:甑皮岩  岩溶含水介质  水气界面  硫酸盐  侵蚀性气体
收稿时间:2019/10/10 0:00:00
修稿时间:2020/3/12 0:00:00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H2S at the Water-air Interface of Groundwater at the Zengpiyan Cave Site
WEI Minjie,GUO Fang,JIANG Guanghui,JIA Yanan.Production Mechanism of H2S at the Water-air Interface of Groundwater at the Zengpiyan Cave Site[J].Earth and Environment,2020,48(6):689-697.
Authors:WEI Minjie  GUO Fang  JIANG Guanghui  JIA Yanan
Institution:1.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Environment,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Karst Dynamics, MNR&GZAR, Institute of Karst Geology, CAGS,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
Keywords:Zengpiyan  karst media  water-air interface  sulfate  corrosive gas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