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埋场地下水溶解性有机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四川红层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冯诗杰 韩智勇 费勇强 刘磊 何山 金玲玲 |
| |
作者单位: | 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2.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 成都 610061;3.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四川 成都 610042 |
| |
基金项目: |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No.SKLGP2021Z009) |
| |
摘 要: |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的特征尚不明晰.因此,为了探究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我国典型红层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进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①调查区域地下水导排层监测井(DP17)、污染扩散监测井(KS2~KS6)和水产源监测井(SC8)地下水中CODMn的Psi(表示i评价指标相对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值的污染指数)介于 1.323~5.392之间,水产源监测井(SC8)地下水中Mn2+的Psi为 1.140,所有监测井地下水中TN、TP、Fe、Cd、Hg和Cr的Psi介于 0.001~0.587之间,其浓度均未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但相对于背景井(BJ1),各污染物的Pbi(表示i评价指标相对于背景值的污染指数)均介于 0.703~142.991 之间,说明调查区已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②填埋场渗滤液及附近地下水中DOM包括类胡敏酸(C1)和类富里酸(C2)等腐殖质类物质,以及类色氨酸(C3)蛋白质类物质.③填埋场地下水中DOM污染主要集中在填埋场附近,对周围地下水无明显影响.④地下水中DOM的腐殖化程度在丰水期[平均HIX(腐殖化指数)为3.99]和枯水期(平均HIX为 10.69)具有显著性差异.⑤地下水导排层监测井中类胡敏酸(C1)和类富里酸(C2)的荧光强度分别是其他污染源的 3.1~11.9 倍和 1.9~8.3 倍,可作为填埋场地下水DOM污染的指示性指标.研究显示,调查区填埋场渗滤液及地下水有机质腐殖化程度高,对地下水的影响只局限在填埋场附近,对周围地下水未造成严重影响,填埋场趋于稳定.
|
关 键 词: | 生活垃圾填埋场 溶解性有机物 红层区 地下水 时空分布 |
收稿时间: | 2022-11-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