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随机森林的旱灾损失模型构建与应用——以河南省雨养小麦为例
引用本文:侯陈瑶,朱秀芳,孙丹一,徐昆,刘莹.基于随机森林的旱灾损失模型构建与应用——以河南省雨养小麦为例[J].灾害学,2019(4):210-215.
作者姓名:侯陈瑶  朱秀芳  孙丹一  徐昆  刘莹
作者单位: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向地震应急的建筑物人口分布估算”(41704067);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资助项目;北京市陆表遥感数据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摘    要:定量刻画致灾因子和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农业灾损快速评估及风险评价、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服务。以雨养小麦为例,筛选河南省雨养为主的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大于等于0.6的县)为研究区。对研究区的历史小麦产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得到趋势产量,进而计算产量损失率。基于游程理论利用小麦生育期内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进行河南省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特征分析。筛选出小麦减产且生长季内发生干旱的年份所对应的小麦损失率和SPEI数据构成样本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建立多尺度SPEI和小麦损失率之间的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南省耕地范围上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总体呈现干湿一致的趋势。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识别出的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年均值的分布具有一致性。②本文建立的损失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69,均方根误差为0.083,模型精度能够满足产量损失预评估的要求,可以为产量损失快速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冬小麦  减产率  雨养区  随机森林  混合时间序列模型  旱灾损失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