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河道淤泥固化土干湿耐久性试验研究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徐杨,曹磊,阎长虹,孙萍,段焜.城市河道淤泥固化土干湿耐久性试验研究北大核心CSCD[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5):1028-1035.
作者姓名:徐杨  曹磊  阎长虹  孙萍  段焜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9KJB170013)、江苏省社会发展计划支撑项目(BE2019705)资助
摘    要:淤泥固化土的干湿耐久性是其资源化利用中长期服役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有机质含量分别为7.7%(S淤泥)和11.7%(Z淤泥)的两种典型城市河道淤泥,掺入水泥及新型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通过干湿循环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固化剂及其掺量对淤泥固化土干湿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掺量较低条件下(S淤泥对应5%、Z淤泥对应5%和10%),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逐渐下降,且第1次循环的下降幅度最大,随后下降幅度明显减小;在水泥掺量较高条件下(S淤泥对应10%以上、Z淤泥对应15%以上),淤泥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先增大后下降,且峰值强度对应的循环次数具有随水泥掺量的增加和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而增加的趋势,淤泥固化土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作用的变化规律是劣化效应和养生修复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淤泥固化土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其干湿耐久性显著提高。新型固化剂达到掺量10%时淤泥固化土的干湿耐久性介于水泥掺量15%~20%淤泥固化土之间,显然新型固化剂处理城市河道淤泥优于水泥固化的效果。这一研究为城市河道淤泥固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技术。

关 键 词:城市河道淤泥  有机质  固化稳定  干湿循环  耐久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